您当前的位置:理论政策

优化上蔡县营商环境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0-2 10:53:07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工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作为促进上蔡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政策干货为动力,以创新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全县营商环境的优化,也为民营企业高质量推动上蔡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虽然我县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工作,但在市场化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制约营商环境改善的问题和不足。
    一、当前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贷款门槛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有限,现阶段从银行获得融资贷款较难。由于各家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标准和贴现利率浮动标准都是自行制定,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的利率偏高。民间融资虽然获取难度降低,但是融资成本更高,中小企业融资负担整体较重。
    2.企业所需高素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我县和大多数县域一样,存在企业人才招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难以招引来高端人才。虽然我县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招聘会,但由于缺少综合性的人才供需平台,企业和人才的需求信息交流受到制约,双方难以通过供需平台进行双向选择。再加上人才自身发展需求与城市吸引力、企业发展前景、企业管理模式和个人提升空间及待遇等密不可分。企业需求与人才自身发展需求之间的落差大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
    3.工作担当意识不足。部分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被动应付、态度消极的情绪,投入的精力不大,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意识不强,创新服务的举措不多。
    4.土地利用率不高。由于多方面原因,现有的土地建设用地指标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招商引资项目在土地利用和审批程序等方面受到一定制约。同时还存在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等用地问题,闲置土地再利用缺少措施办法,存量土地利用率不高。
    5.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目前,我县产业水平和档次不够高,整体生产能力较为薄弱,主导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新兴产业发展较为滞缓。新引进的项目,整体上科技含量不高,体量不大,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能够起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和大项目。
    6.营商环境的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比较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二、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双招双引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一把手”抓,要作为重中之重抓。全县各级各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压实任务,应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全员齐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完善领导包靠、定期调度、督促检查等制度,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2.理清现状,整合资源,努力破解瓶颈问题。突破目前面临的土地要素制约,盘活低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在对全县厂房、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摸底梳理的基础上,建立闲置资源库,采取合理措施收回占用土地面积较大、产出较低的项目存量土地。鼓励企业利用存量资产招商,挖掘企业闲置资产,通过出租、出售、转让等多种方式吸引投资。
    3.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健全政策支持机制。一是建立高效的推进机制。实行洽谈、签约、落地、建设、运营“一站式”服务,完善“从简从快从优”项目审批机制,各个审批部门、审批环节要明确规范、高效推进,打造务实便捷的服务流程。二是立足长远,进一步优化双招双引各项优惠政策。对已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研究透、运用好,最大限度提高政策普惠面,为项目招引、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提升地区吸引力和投资者信心。同时,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和形势的变动,在产业资金扶持、用地支持、招商引资奖励等方面系统出台一批新政策,实施多种优惠政策叠加鼓励双招双引的新模式,营造卓越的政策环境,切实让政策成为推进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
    4.开展寻标对标,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充分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在项目推进、产业布局、创新政策、优化服务、挂牌调度等方面的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破解发展难题的路径和办法,千方百计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全力以赴为项目落地建设搞好服务,以项目突破带动发展突破,不断开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5.优化人才服务,创造“引才用才”优良环境。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人才政策,根据需要适时加大中端人才激励政策,扩大人才扶持范围,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坚持“引育并举”方针,引导、帮助、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人才与复合型人才,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实训中心。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和企业需求信息,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双向选择。鼓励企业重视发展企业文化,创新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增加人才归属感,提升人才发展空间。
    6.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协调银行企业大力推动产品创新,不断丰富担保和授信方式,研发针对中小企业的专属信贷产品。加强政银企合作,试行通过政府增信来提升中小企业额度。鼓励银行去企业开展调研,帮助企业找出合规、适用的信贷途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规范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