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理论政策

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8-3-2 10:18:59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新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促进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上蔡县委统战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蔡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基本情况 
    上蔡辖22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415个行政村、45个居委会,面积1529平方公里,人口153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文明委的关怀支持下,上蔡县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发展活力逐步增强,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2个、市级文明村镇16个,全国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6人、河南好人3人,也涌现出数百户星级文明户和数千名“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 
   (一)思想文化建设情况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县以制作宣传版面、集中学习为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力求“人知人晓”、“人信人守”。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全县26个乡镇(办事处)460个村(居委会)均设立了以“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倡导文明新风尚·打造人居新环境”为主题的宣传文化墙体彩瓷砖1000套,张贴在村内显眼空白墙体处,合计面积1万多平米,将农村“空白墙体”变成传播文明的窗口,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2、加强传统文化建设
    2003年以来,我县已精心组织举办了15届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中国·重阳文化节”活动,创作了《漆雕开》等文艺作品数十部,出版了《百行之先——孝》、《天下重阳源上蔡》等教育读本,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加强民间人才培养 
    我县坚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给予更多关心、更多支持、更多爱护,帮助他们干事创业,鼓励引导他们参与重要文化项目。目前,全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民间文化人才,其中“重阳茱萸绛囊”工艺传承人张社、“白云翁”毛笔工艺传承人白留生,“桃核雕花”工艺传承人刘海龙,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一是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农村文化大院,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二是以“五净三规范”为目标,以集中整治生活垃圾和污水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全力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动。集中清理村庄内外陈年垃圾,购置了垃圾箱,取得了干净整洁的良好效果。三是支持农户全力开展农家美丽庭院行动。四是政府投资700多万元,在全县448个行政村全部实施农村无线广播、安装大喇叭10000个,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宣传,实现了无线广播全覆盖。 
   (三)道德教化积极作用情况 
    一是以重阳文化为引领,开展各类标兵评选活动,广泛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孝心模范”、“孝道家庭” 以及尊老敬老模范乡镇、尊老敬老模范村等创建工作,几年间累计评选出好儿女、好媳妇400余名、孝道家庭50户,在全社会形成了尊老敬老、崇尚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2017年隆重举办上蔡县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2017年度五类道德模范8人,提名奖获得者4人,让道德模范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受尊重,以模范的榜样作用带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风气,弘扬社会正能量。三是开展了上蔡县第三届“十佳最美家庭”评比表彰活动,其中无量寺乡开展的“孝道家庭”评选、重阳街道办事处开展的“孝老爱亲”评比活动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中我县的“马雪梅家庭”被授予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四)促进乡风移风易俗情况 
    一是充分发挥村组主导、群众主体作用,成立农村乡规民约评议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村民自治协会,并要求每个行政村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倡导勤俭节约、文明餐桌、俭约婚丧,力求在2020年前建成3个示范镇、150个示范村,形成“新人新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管”的乡风文明新气象。二是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三下乡”等文化传播活动,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广泛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观念;三是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农村家庭树立科学、文明、法治、健康的生活观念。 
    二、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原因剖析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镇、村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虚的,甚至认为其可有可无,经济发展了,乡风自然就会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开展实际工作中对文明建设工作的措施和力度都不够,重整治、轻管理,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有的甚至把乡风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乡风文明建设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二)组织机构需要完善。基层乡镇没有建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机构,没有专职人员抓文明创建,农村宣传干部队伍力量薄弱,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加之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导致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投入不足基础薄弱。绝大多数乡镇一级农村建设资金用于发展生产的多,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少,再加上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极为薄弱,大多数村无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资金投入,导致大部份农村的文体设施落后,一些地方甚至没有农民休闲活动场所。由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不足,导致了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贫乏。农民的大部份业余文化生活以看电视为主,基本没有其它文娱活动选择。 
   (四)文明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生活质量呈不断提高的趋势,但对环境卫生重视不够,“粪土乱堆、柴草乱垛、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农民虽然富裕了,但精神素养却不富余,言行举止还存在不文明、不雅观;一些地方农村甚至黄、赌、毒蔚然成风,道德、法制水平亟待提升。 
   (五)落后风俗亟需纠正。一些落后的乡风民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农村仍有较大市场,婚丧嫁娶时大操大办,比阔气、讲排场、相互攀比的风气有所抬头;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有所抬头。
三、提升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文明乡村创建工作机构和经费保障机制,(配备专职人员,确保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乡镇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做到农村精神文明文明建设工作有人管,管的好。 
   (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要把文明村镇创建和四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原则,突出解决农具乱放、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问题,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并逐步完善公共设施,搞好绿化美化,使村庄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三)典型带动推动乡风文明。要通过开展“文明乡镇”、“文明示范村”、“星级文明户”、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妯娌、好邻居”、“致富能手”、“脱贫标兵”等创评活动,把广大农民吸引过来,通过典型带动,激发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激情,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四)多措并举推动移风易俗。积极组建“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抓好村内橱窗、阅报栏、村广播室等主阵地,以农村群众大会、庙会、红白喜事等为契机,加大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好民风家风建设,以村为单位,挖掘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宣传推广一批优秀的家风家训典型,培育形成崇德向善的淳朴民风和厚道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