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明清纯儒循吏张沐

发布时间:2015-6-30 16:44:57

    上蔡县城东15公里有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岗岭,屹然高出,犹如蔡地的脊梁,名曰蔡冈。这条蜿蜒15华里的长龙,其头向蔡水之滨的太昊伏羲氏画卦台,尾在朱马河与洪河汇流的洙湖镇。在这条“龙”背上有个不大的村落,因其村民多为张姓而名张寨。
    张沐,字仲诚,号起庵,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卒于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历明清两朝,活了83岁。张沐祖上,世代书香。他幼承家教,性笃好学,清顺治四年(1648年)入邑庠(中秀才),清顺治十四年(1658年)应乡试,中顺天府(今北京市)第48名举人。第二年会试,中第227名进士。清康熙元年(1662年)出任河南内黄知县。在知内黄的五年中,他崇尚儒学,倾心教育,创办了“繁阳书院”(内黄书院)。政事之余,他亲自在明伦堂教学,一时生徒近百人。张沐勤政为民,体恤贫苦。康熙六年(1668年),内黄遭灾歉收。他一面上书州府请求减赋,一面令豪绅免租贷粮,号召民众互助,共济时艰。张沐为官清正俭约,平时不着锦绣,不重钱财。在他调离内黄时,临行仅取银三十一两钱为为路资,余者尽散于贫苦人家。他走后,内黄吏民感其恩德,为他修建生祠。
    康熙八年(1670年),张沐补四川资阳知县,只身赴任。其时,资阳战乱未息,老百姓多避乱山中,为使黎民安心农耕,他招扶流民,奖励恳荒,务教化,轻刑法,很快使混乱的资阳百废俱兴。张沐离任后,资阳县的老百姓怀念他,为他建立“去思碑”。
    张沐一生只做过两任知县。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口碑载道。清史将他列入“循吏”,通志将他列入“理学”,蔡志将他列入“乡贤”。
    张沐归里后,专心从事讲学著述,他除在上蔡书院讲学外,先后主讲于天中书院(汝南,时为汝宁府)、崇阳书院(河南登封)、汴梁书院(河南开封府),耄耋之年,他又在家乡白龟庙兴学,创办了“白龟圃”。张沐治学严谨,阐扬性道。清时被誉为“汉之江都”(董仲舒)、“唐之昌黎”(韩愈),后人尊其为“上蔡夫子”。
    张沐一生著述甚丰,有记载的就有33部之多,主要有《四书疏略》、《五经疏略》、《为学次第》、《图书秘典》、《溯流史学钞》、《童经》、《通俗女儿经》、《学道六书》、《前川楼文集》等。这些著作,文笔清新,通俗易懂,独标精蕴。
    张沐能文善诗,有《前川楼诗集》传世。他写的八首七律》“古蔡八景”诗,沉郁精深,有少陵遗风。
    张沐晚年,正逢“康熙盛世”时的修志热,由于他博览群书,知识渊深,河南府县多邀他纂志。其中,最为称著的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上蔡知县杨廷望监修,由他编纂的《上蔡县志》二五卷;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开封知府管竭忠监修,由他编纂的《开封府志》四十卷;也是康熙三十四年,由河南巡抚顾?(生僻复合字,“汗”字右边又一个“干”字)监修,由他编纂的《河南通志》五十卷。从河南及至全国来看,在短短五年内,编纂县、府、省三部志书尚不多见。特别是他编纂的《上蔡县志》,全书30多万字,设类灵活,体裁完备,简洁严明,考证详实,文风朴素,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上蔡上起西周,下迄清初社会盛衰的演变,堪称地方志的典范。
    张沐纂志,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他自己的理论和见解。他在《溯流史学钞》日当里明确指出:第一,编纂新方志时,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旧志,要详加考订,阐微发幽,当因则因,当革则革。比如:“巫觋道士”,“佛释超脱空无家”和“托无用为离才别趋”,或“任气使性以自恣”等内容,于人心、风俗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者,不于收录。第二,方志用语,要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文风端正。“蹊跷支离的话,并浮滥文字,皆可省却。”第三,要有主见,不要盲从。他说:“我之所是,人以为非,我之所非,人以为是,学之不用,恶可强也,欲强众人以从我,因不能;欲我苟同众人,一生苦学何为也?”第四,修志要严肃从真,不可轻视草率。因为“志所关于人心,风俗、国家治乱之机”是大事情,即“平常无奇,老老实实”,像孔子作《春秋》那样,秉笔直书,“列国新旧事实,不复忌讳”,“失礼也记之”,“使览者可以洞见风俗,人情之善恶,兴起其礼义廉耻之本志”。在方志学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清初,张沐提出的这些理论和见解,无疑是对后世方志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沐一生从政、讲学、著述,并在短期内编纂三部志书,史所罕见。他的观念和理论对清乾隆时期的方志学家章学诚(浙江绍兴人)、武亿(河南偃师人)都有极大的影响和启发,就是在当今,对于编纂新方志仍有其借鉴意义。


来源:上蔡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