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姓氏文化

《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中原寻根活动走进上蔡

发布时间:2015-4-15 11:21:46

    由张清总导演倾力打造的百集系列剧“拜谒根脉圣地・溯源中华姓氏”《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中原寻根行活动于2015年4月10日走进千年古县上蔡,拜谒蔡姓圣地,探寻蔡姓起源。中共驻马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联主席蒋毓勤,中共上蔡县委副书记王东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金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海潮等有关领导陪同。
    上蔡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上蔡又是古蔡国的立国之地、中华蔡氏的祖地、九九重阳节的发源地、秦丞相李斯的故里。相传人类始祖伏羲在蔡河河畔画八卦,把这个地方称为“蔡”。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将他的弟弟叔度封于蔡地,建立蔡国,国民以蔡为姓,上蔡由此成为海内外蔡氏祖庭。后来由于楚国的侵犯,公元前592年蔡平侯迁都东吕(今河南新蔡县,史称“中蔡”), 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迁都州来(今安徽凤台县,史称“下蔡”),公元前447年蔡国为楚所灭,蔡齐侯携族人迁至江西省上高县(史称“望蔡”),古蔡国共传23代26君599年,其中上蔡传18侯,经历了517年。
    上午,中原寻根采风团一行人首先来到建在蔡国故城东城垣上魁星楼。魁星,传说是科场主宰,后人建魁星庙,寄盼保佑一方学子能科考得中。该楼为熙年间知县杨廷望所建。楼有三层,石基木柱,六角飞檐高翘,门窗四开。楼内供奉魁星雕像,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有两角,形如鬼魅。魁星右手握着朱笔,左手托着羹斗;右脚独立,踏着金鳌,左脚后扬踢着羹斗,仪态威猛。代表“魁星踢斗”之意,用来预兆文运兴盛。

 

魁星楼
   
接着,中原寻根采风团一行来到蔡明园公园。在蔡明园广场,参观了高达恢宏的“天下第一门”的石质牌楼。牌楼高35米、宽75米、南北跨度16.5米,为六柱五门十一式庑檐,外部以石雕、琉璃瓦、格棁等构建而成,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牌楼基座宏大,柱体厚实,浮雕精巧,翼角翘起,古朴壮观,浑然天成。牌楼上方匾额“蔡明园”三个字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置身山门中,坊体雕刻的四大天王、十八罗汉、龙凤呈祥等浮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惊叹这巧夺天工的技艺。跨过厚10多米的山门,牌楼上方台湾高僧明乘法师题写的“回头是岸”四个大字端正大方、遒劲有力。佛家的禅语让人回味,发人深省。

 


蔡明园山门


    穿过南山门,采风团一行来到了宽阔整洁的蔡明园广场。在广场中央,有用黑白两种颜色碎石砌成的太极八卦图铺展开来,置身于太极八卦图中,沐浴着和谐的春风,安静又祥和。从太极八卦图的中心位置再往前走,与牌楼正中门遥相呼应的是一座格外醒目的盛世大方鼎。鼎略呈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鼎足,轮廓方直,气势恢宏,厚重典雅,纹饰美观隽永。鼎东西长8米、南北宽5.69米、高9.69米、重41吨。盛世大方鼎安放在长9.99米、宽7.99米、高2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该鼎构成的“6、8、9”吉祥数字,代表了传统文化中顺利、富足、长久之意。

 


盛世大方鼎


    宏伟的山门、巨型的太极图,气势恢宏的盛世大方鼎,三点一线,完美统一,彰显了新时期厚重、包容、自信、奋发、进取的上蔡人文精神,同时也象征着上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登上蔡明园公园东北隅高台,就是蔡国宫殿遗址。据上蔡县旅游办工作人员刘书敏介绍,这里是个面积120万平方米的台地,台上有当时遗留下的陶质排水管道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筒瓦、板砖、瓦当等建筑残件,遍地皆是,琳琅满目。宫殿区周围以沟渠环绕为防御设施,每当暴雨之后,人们常在沟里捡到被冲刷出的细小金块,因而这里被后人称作“撒金沟”。“漫步深涧何所事?急流湍处即是金”,上蔡人常以这样的诗句描写人们捡金的情景。

     随后,中原寻根采风团一行驱车来到蔡国故城瓮城遗址,大家饶有兴趣的登上了的故城墙,领略着3000多年历史气息,感悟着古蔡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蕴。 现存的蔡国故城略呈长方形,各城角均为圆转角,唯西南城角稍向外突出。南墙西起谢村东北约900米处,东到别村西北约500米处,长2700米;东墙南与南墙北端相接,北至尚村西约800米外,长2490米;北墙与东墙北端相接,西至大李村南400米处,长2113米;西墙长3187米。故城总长10490米,面积8.86平方公里。故城有城门、门卫房,内有宫殿区、作坊区和居住区,外有护城河、蔡侯墓及贵族墓葬区等。城墙为黄粘土夯筑而成,小夯窝圆底,每层厚8-14厘米。除故城东段部分被现代建筑物覆盖外,其余保存完整。蔡国故城瓮城遗址是蔡国故墙的重要组成部分。瓮城城门遗址附近的城墙明显加强,且内凹呈“u”字形状,类似于后世的瓮城形状。在战争中,瓮城一方面为保护城门,加深城门的纵深防线;另一方面也易于守卫部队迅速集结人马,居高临下从几个角度打击进入瓮城的敌军,确保城内万无一失。成语“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就是对战术上利用瓮城功能打击敌人所作的具体而又生动的描述。经文物考古专家考证,上蔡蔡国瓮城遗址开我国瓮城之先河。1996年9月,蔡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听了上蔡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侨联主席李万宇的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寻根采风团成员张晓虎感慨道:“这些创举,不仅是蔡姓,也是上蔡、河南乃至全球华人的财富。”

 

瓮城遗址   

    在上蔡县根亲文化园,中原寻根采风团先后参观了西城门楼、烽火台,拜谒了蔡姓圣地蔡叔度公陵园和蔡仲陵园,张清导演组织采风团成员向二位蔡氏圣贤拈香礼祭,祈福国泰民安。上蔡县蔡侯陵园管理办主任王超介绍,2000年9月,蔡叔度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由“世界蔡氏修建蔡侯陵园筹委会”集资修建蔡侯叔度墓,定名为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陵园占地面积33亩,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20米,建有祭坛、玉带河、龙柱、蔡氏文化陈列馆、碑林,蔡氏始祖叔度陵园牌楼,墓前有咸丰年间上蔡知县金宝符《蔡叔度墓记》及《重修蔡叔度墓》等石碑三通。蔡仲陵园是由世界柯蔡宗亲总会(设在台北)于2009年集资修建,总面积15亩,建设有大殿、御带河、24孝图、牌坊和3个凉亭、蔡侯仲胡公塑像等设施。自1992年台湾省台南市柯蔡宗亲会蔡文斌率团到上蔡开启寻根问祖先河之后,每年数以千计的蔡氏后裔莅蔡寻根祭祖,缅怀先贤丰功伟绩。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行走和参观,让寻根采风团成员真正感受到了上蔡这块古老土地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认为上蔡的文化遗址保护的非常好,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烽火台

 

蔡叔度公陵园

 


蔡仲陵园

    下午,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张金涛主持召开了座谈会。中原寻根采风团全体成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联主席蒋毓勤,市侨联副主席夏卫刚,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李万宇、朱洪刚、郏群峰及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刘孔名、盖志、吴国恩、武晋豫、周翠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张金涛首先介绍了上蔡的县情,并从蔡姓起源及播迁,历史名人和文化遗址等方面介绍了上蔡的文化历史与特色。张金涛说,蔡氏立姓至今3060年。自商周秦汉以来,文人学士不胜枚举。唐、宋、元、明、清之际,名仕公卿,代有其人。历史上蔡氏名人迭出。《二十五史》中列传的蔡氏名人就有112位。广为人知的蔡氏名人有东汉的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博学能文,好辞章精音律的蔡邕、蔡文姬父女,官至端明殿学士、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蔡襄等。到近现代,蔡姓更是人才济济,主要有教育家蔡元培;军事家、旧民主主义革命家蔡锷;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蔡畅兄妹;抗日名将、全国政协副主席蔡廷锴;原文化部长蔡武;现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蔡名照以及台湾首富蔡万霖、蔡万才兄弟;旺旺集团主席蔡衍明;“世界和平奖”获得者蔡武璋;海内外闻名的的香港堪舆大师蔡伯励和旅居泰国的蔡卓明、蔡金辉等政界要人和工商巨子。
    上蔡文化底蕴深厚。古蔡文化是中原文化乃至华夏文化中宝贵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淮河流域文明荟萃的中心。上蔡境内广布斐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各种类型的文化遗址87处,蔡国故城墙、郭庄楚墓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光武台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居河南省文物大县前列,是河南省十大历史古城之一,被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为“千年古县”。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的蔡国故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春秋都城,北垣八卦台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人工烽火台,西垣蔡侯望河楼据考证为东汉上蔡人桓景9月9日登高避灾祈福之地。前些年在故城西垣发掘的郭庄楚墓,以墓制之奇特、出土文物之精美而惊殊天下。城南十里铺遗址,据考证为龙山文化遗址;城东30华里白龟庙,现存有伏羲画卦亭,传说为伏羲氏用蓍草揲卦和用白龟占卜之地。孔子周游列国,曾两次在上蔡演礼释教,并居蔡三年,留有孔子“晒书台”、“厄台”、“问津处”等遗址。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受到了国家和省、市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蔡还是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发祥地,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孝道文化。尤其是蔡氏根亲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姓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国100个大姓中,蔡姓居第44位,在台湾居第9位,特别是在东南各省,蔡姓族大人多。蔡氏后人在向南方迁徙的过程中,把古蔡文明传播到各地,对我国南方各省和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县蔡姓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孔名讲解了蔡地、蔡姓及蔡国的历史故事,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学术顾问李立新,省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卫绍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总导演张清说,此次上蔡寻根之行收获很大,上蔡历史深厚,在这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回去将潜心研究蔡姓,写出海内外蔡氏后裔喜闻乐道的蔡姓起源故事。
 

来源:上蔡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