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洪洞移民的传说●

发布时间:2014-12-3 9:37:54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这是世世代代流传在中原和北方一带的民谣。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都说自己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那唯一的证据就是洪洞县大槐树。
    元朝末年,中原和北方一带是元军与起义军激烈争夺之地。今天起义军打过来,明天元军打过去,这样的拉锯战延续了十几年。后来,朱元璋终于打败了元朝,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由于多年的战争,中原和北方一带人口骤降,不利于农业的生产发展,于是朱元璋下旨往中原和北方一带移民。山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明朝政府想移民,虽不是专迁洪洞人,但把洪洞当做迁民重点。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边,有座广济寺院,殿宇巍峨,僧人众多,香客往来不断。在广济寺院内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古树参天,树上老鹳窝挨挨排排,非常好看。明朝政府便在广济寺院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办理移民事宜。当时没有一个老百姓愿意背井离乡当移民的,明朝政府广贴告示,欺骗老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者在家等候。”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到大槐树下,不几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这天,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老百姓,一个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帝勒命,凡来大槐树之下,一律迁走!”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雳,把人们都惊呆了。但不久就醒悟过来,他们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骂的,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娘的,可是已经晚了,怎么闹也无济于事。
    传说当年移民时,百姓们被迫登记后,官兵发给凭证,每登记一个,就让人脱掉鞋,官兵用刀在每个人每只脚小趾甲上切一刀作为记号,以防备有人逃跑。所以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都有小足指甲两瓣的特征。为防止移民途中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望着大槐树,望着大槐树上的老鹳窝,依依难舍。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人们走远了,还流着泪水遥望着大槐树和老鹳窝。因此,天长日久,人们将大槐树和老鹳窝看做家乡的标志,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因此,移民在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大多在自己的大门口栽上槐树,借以寄托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再说在押解的过程中,移民的手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因此,移民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由于路途遥远,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此后,“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一直流传至今,中原和北方地区还把上厕所大小便叫做“解手”。
    洪洞县大槐树下的移民,当初直接迁入地是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等省市。然而数百年间,这些移民的后裔,又辗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港台等地。特别是上世纪,迁移的浪潮此起彼伏。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下关东”“下南洋”,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知青“支边”“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外地打工等,更使洪洞移民后裔的足迹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洪洞县对于大槐树移民后裔来说,洪洞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是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结,紧紧萦绕在心中。

 

 

                                                来源:《民间故事》